服务热线
13303828425来源:亚源海绵城市 发表时间:2020-04-03
雨水收集工程未来展望 亚源PP雨水模块助力环保。
海绵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建设将持续到2030年,在这段时间内全国各地的海绵城市雨水利用工程紧张的进行中。
我国城市内涝的普遍化和危害日益严峻
2008年—2010年间,随着极端天气多发频发,部分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,引发严重城市内涝。发生内涝的城市中,较大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的占74.6%,积水深度超过15厘米(可能淹没小轿车排气管的水深)的多达90%,发生内涝城市中积水时间超过半小时的城市占到78.9%,其中57个城市的较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,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。
城市内涝不是我国,国外有内涝问题。2007年6月德国首都柏林遭受暴雨袭击,城市的主要道路已经被雨水淹没,车辆只能艰难地涉水前进。甚至直到第二天,这些道路的交通仍然没有恢复。墨西哥城2009年来了场暴雨后全城变成了泥塘。
不应让城市看海成为常景:
城市建设是一个生态系统,也是一个立体循环体系,理应地上、地下一同规划,一同建设。但长期以来,一些城市的管理者、建设者,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,把城市的面子看得更重,攀比高楼大厦,草坪面积,热衷于地标性建筑,一心谋划经营城市,城市光鲜的面子越摊越大,生态系统却越来越脆弱。天上下雨、地上积水;天下暴雨,地上成河。扭曲的政绩观在大暴雨面前被无情地暴露出来。暴雨给城市建设亮起的红灯不能漠视。城市管理者应把治理城市内涝放到维护公共安全的高度予以重视,坚持问题导向,着力补齐短板、堵塞漏洞、消除隐患,切实增强抵御和应对内涝灾害的能力。尤其要摆正城市建设的政绩观,把地下建设放到公共决策、资金投向、民生重大事项的优先位置,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实事,多当不图名利只为城市永续发展的幕后英雄,扎扎实实地做好地下管网建设的“良心活”。
以前我国城市没有发生如此普遍和严重的内涝,很大因素是因为暴雨被自然吸收和消化了而人类没有感觉到,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引发关于雨水新的课题,需要我们用新的思路对待大自然赐予的甘霖,让雨水造福人类,使你我所在的城市更适宜人类居住。不要再让雨水把道路变成了江河,把街区变成了湖泊,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。
城市内涝的解决办法
海绵城市建设,要以城市建筑与小区、城市道路、绿地与广场、水系等建设为载体,城市规划、设计、施工及工程管理等各部门、各专业要统筹配合,突破传统的“以排为主”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,通过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,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。
对于建筑与小区,可以让屋顶绿起来,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起到节能减排、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;人行道、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;有条件的小区绿地应“沉下去”,让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进行调蓄、下渗与净化,而不是直接通过下水道排放;可将小区的景观水体作为调蓄、净化与利用雨水的综合设施。
城市道路是径流雨水及其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场所之一,对城市道路径流雨水的控制尤为重要。人行道可采用透水铺装,道路绿化带可下沉,若绿化带空间不足,还可将路面雨水引入周边公共绿地进行消纳。
城市绿地与广场应建成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多功能“雨洪公园”,城市水系应具备足够的雨水调蓄与排放能力,滨水绿带应具备净化城市所汇入雨水的能力,水系岸线应设计为生态驳岸,提高水系的自净能力。
维持和恢复城市绿地与水体的吸水、渗水、净水能力,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手段。因此,在保证城市道路、绿地原有功能的同时,还要合理规划用地布局与竖向设计,使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、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,充分发挥城市“绿色”基础设施与“灰色”基础设施协同作战的能力
上一篇: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亚源缠绕管产品直销市场
下一篇:雨水收集工程雨后春笋般开展
一米黑色雨水收集模块
雨水收集模块施工
什么是蓄水消能模块